英國穩坐第一,外匯市場中的絕對主力
根據 2022 年國際結算銀行(BIS)的統計,英國在全球外匯市場中擁有壓倒性的市佔率,不僅遠超其他國家,更是全球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
BIS每三年發布一次數據,下一次數據將於今年2025年發布。
國家 | 交易量(十億美元) | 比率 |
---|---|---|
英國 | 3,755 | 38.1% |
美國 | 1,912 | 19.4% |
新加坡 | 929 | 9.4% |
香港 | 694 | 7.1% |
日本 | 433 | 4.4% |
瑞士 | 350 | 3.6% |
其他 | 1,775 | 18.0% |
總計 | 9,848 | 100% |

英國長期以來都是世界金融樞紐,其外匯市場交易量持續穩居全球第一位。
在台灣、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傍晚至深夜(對應倫敦開市時段),外匯市場交易活動最為熱絡。
儘管英國經歷了脫歐,但目前看來對其外匯市場的核心地位並未構成重大衝擊。
然而,未來仍需持續觀察倫敦市場是否會受到歐洲政策變動影響。
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但外匯市場的交易量排名卻屈居第二。
這是因為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與結算貨幣,美國本土的許多貿易活動本身就不需要兌換成其他外幣。
本篇文章中提到的外匯交易,包含所有形式的交易:不論是個人投資者、企業對外貿易結算,甚至是銀行間的大宗交易,皆被納入統計。
全球外匯交易版圖十年變化:亞洲崛起、英美穩坐主導地位
根據 BIS(國際清算銀行)自 2013 年至 2022 年的外匯市場調查資料,可以明顯看出全球外匯交易活動的區域分布正逐步演變,但英國與美國依然穩居主導地位。
英國作為歷史悠久的金融中心,雖然在 2019 年達到市佔高峰(43.2%),但到了 2022 年略微回落至 38.1%,仍遠高於其他地區,牢牢掌握全球最大交易量。而美國的佔比則相對穩定,近十年維持在 16–19% 之間,反映出紐約市場在外匯結算與全球美元流動中的重要性。
值得關注的是亞洲市場的快速成長。新加坡與香港從 2013 年起一路上升,尤其新加坡的佔比從 5.7% 成長到 9.4%,已與美國持平後僅次於英國。香港也在 2019 年突破 7.6%,即使在 2022 年稍有回落,仍穩居全球前四大市場之一。這也意味著亞洲交易時段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高,投資人需要更加關注亞洲開市時段的行情變化。
日本與瑞士則屬於傳統成熟市場,佔比略有下降但仍維持穩定地位。而中國的比重也穩定在 1.6%,尚未呈現爆發性增長,可能與資本流動限制及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仍在逐步推進有關。
總體而言,全球外匯市場的集中度雖然仍以英美為主,但亞洲市場的崛起已是明確趨勢,未來十年很可能將進一步重塑全球資金的流向與波動核心。
國家 | 2013 | 2016 | 2019 | 2022 |
---|---|---|---|---|
英國 | 40.8% | 36.9% | 43.2% | 38.1% |
美國 | 18.9% | 19.5% | 16.5% | 19.4% |
新加坡 | 5.7% | 7.9% | 7.7% | 9.4% |
香港 | 4.1% | 6.7% | 7.6% | 7.1% |
日本 | 5.6% | 6.1% | 4.5% | 4.4% |
瑞士 | 3.2% | 2.4% | 3.2% | 3.6% |
法國 | 2.8% | 2.8% | 2.0% | 2.2% |
德國 | 1.7% | 1.8% | 1.5% | 1.9% |
加拿大 | 1.0% | 1.3% | 1.3% | 1.7% |
澳洲 | 2.7% | 1.9% | 1.4% | 1.5% |
中國 | 0.7% | 1.1% | 1.6% | 1.6% |
韓國 | 0.7% | 0.7% | 0.7% | 0.7% |
盧森堡 | 0.8% | 0.6% | 0.7% | 0.9% |
荷蘭 | 1.7% | 1.3% | 0.8% | 0.8% |
瑞典 | 0.7% | 0.6% | 0.4% | 0.4% |
西班牙 | 0.6% | 0.5% | 0.3% | 0.4% |
印度 | 0.5% | 0.5% | 0.5% | 0.5%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 | – | 0.6% | 0.7% |
馬來西亞 | 0.2% | 0.1% | 0.1% | 0.2% |
台灣 | 0.4% | 0.4% | 0.4% | 0.3% |
其他 | 10.9% | 12.6% | 11.1% | 12.5% |
面對亞洲市場崛起,投資人該注意什麼?
隨著新加坡與香港在全球外匯交易中的佔比不斷上升,亞洲市場的影響力已不可忽視。對於外匯交易者來說,這代表著「亞洲時段」的波動性與交易量正在增加,許多重要的價格變動不再只集中在歐洲或美國開市時間。
這意味著,投資人需要更加關注亞洲時段的經濟數據、公佈事件與區域性資金流動,例如中國的政策消息、日本央行動向或東南亞市場情緒。若能善用這些時段的機會,不僅能提高交易效率,也更容易避開歐美市場開盤時的激烈波動。
此外,亞洲市場的崛起也推動了更多券商設立地區伺服器、強化在地化支援,對華語用戶而言,是一個操作與資源都更友善的時代。
活用時間範圍指標,掌握高波動交易時段
為了更有效掌握不同市場開盤時段的波動特性,建議投資人可以透過「時間範圍指標(Time Range)」來觀察每天各時段的實際波動範圍。這項工具能幫助交易者清楚識別出哪些時段波動性較強、哪些時段相對平穩,進而調整進出場策略或選擇適合的貨幣對。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這類工具的實際應用方式,Titan FX 官方研究網站提供了完整的教學內容,不僅介紹「時間範圍指標」的功能與特性,還詳盡說明如何在 MT4/MT5 平台上安裝與設定,並透過實際市場案例,示範如何觀察各時段的波動範圍與交易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