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美國就業統計多面向分析
2025年7月3日發布的美國就業統計(6月份)表面上顯示了超越市場預期的穩健結果,但在深層部分也浮現出對未來的憂慮因素。
透過從不同角度分析相同數據,可以看出當前美國勞動市場的複雜實態。
表面指標超越市場預期的穩健表現
主要指標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為前月比14.7萬人增加(市場預期11.0萬人增加,前次14.4萬人增加),超越預期,失業率也改善至4.1%(市場預期4.3%,前次4.2%)。單看這些數字,可以說顯示了就業情勢的穩健性。
指標 | 實際值 | 市場預期 | 前次數值 |
---|---|---|---|
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變化 | +14.7萬人 | +11.0萬人 | +14.4萬人 |
失業率 | 4.1% | 4.3% | 4.2% |
此外,平均時薪前年同月比上升3.7%(前次3.8%上升),前月比上升0.2%(前次0.4%上升),增長率趨緩,從抑制通脹的觀點來看,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安心因素。
平均時薪 | 本月 | 前次 |
---|---|---|
前年同月比 | +3.7% | +3.8% |
前月比 | +0.2% | +0.4% |
然而深層數據顯示不同的現實
另一方面,除政府部門外的民間就業人數結果為7.4萬人增加,這顯示民間企業的招聘意願並不如整體統計那般強勁。更值得注意的是,過去3個月的就業人數增長平均為15.0萬人,連續5個月低於2015年至2019年底的平均19萬人增長。這顯示就業創造的步伐正在逐漸放緩。
就業增長比較 | 數值 |
---|---|
過去3個月平均 | 15.0萬人 |
2015-2019年平均 | 19.0萬人 |
民間部門就業增長 | 7.4萬人 |
失業率改善背後隱藏的勞動參與率下降
失業率4.1%的改善看似是好消息,但背景是勞動參與率的下降。勞動參與率為62.3%,創下自2022年12月以來2年半的最低水準。
勞動市場參與指標 | 數值 | 說明 |
---|---|---|
勞動參與率 | 62.3% | 2年半最低水準 |
就業人口比率 | 59.7% | - |
這被認為是由於川普政府的政策不確定性,導致企業對招聘採取消極態度,使得放棄求職的人數增加。
失業率不包括家庭主婦、學生、放棄求職者等無工作意願的人,因此即使放棄求職的人增加,失業率也不會上升。
族群別數據顯示就業差距擴大
被認為最先受到就業情勢變化影響的黑人・非裔美國人失業率顯著上升至6.8%,較前月上升0.8個百分點。
勞動參與率幾乎沒有變化,單純是就業人數減少,失業者增加。這個數字創下3年半以來的最高水準,與整體失業率改善形成鮮明對比。
族群 | 失業率 | 月變化 |
---|---|---|
整體 | 4.1% | -0.1% |
白人 | 3.6% | -0.2% |
黑人 | 6.8% | +0.8% |
亞裔 | 3.5% | -0.1% |
拉丁裔 | 4.8% | -0.3% |
薪資動向反映勞動市場供需平衡
平均時薪增長趨緩可以從兩個方面解釋。一方面是抑制通脹的好消息,另一方面也可能顯示勞動市場開始出現人力過剩。前次5月份的增長率出現觸底回升感,對通脹長期化有所憂慮,但這次的結果確認了薪資增長減速的持續,可以稍微安心。
AI革命對就業結構的影響
今年AI應用加速,人類工作被AI取代的現象變得顯著。特別是20多歲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開始上升,這可能是結構性變化的徵兆。這種技術變化可能產生了傳統就業統計無法完全掌握的新型就業調整。
對金融政策的影響與市場反應
基於這次的結果,7月FOMC降息基本確定會被推遲。另一方面,如果是就業穩健與通脹趨緩的組合,9月降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整理聯準會的降息判斷要件:
情況 | 降息可能性 |
---|---|
通脹減速 & 就業穩健 | 可降息 |
通脹減速 & 就業惡化 | 可降息 |
通脹再加速 & 就業惡化 | 視情況可降息 |
通脹再加速 & 就業穩健 | 降息謹慎 |
目前情況屬於「通脹減速&就業穩健」,因此基本上處於降息環境。
更廣泛的失業指標分析
廣義失業率(U-6)也從前次7.8%降至7.7%,顯示整體勞動市場狀況有所改善。
失業指標 | 數值 | 變化 |
---|---|---|
U-3(官方失業率) | 4.1% | -0.1% |
U-6(廣義失業率) | 7.7% | -0.1% |
產業別就業變化
政府部門的大幅增長支撐了整體就業數據,但製造業和專業商務服務出現減少,顯示民間部門的就業創造力度有限。
產業 | 就業變化 |
---|---|
政府部門 | +7.3萬人 |
醫療保健 | +3.9萬人 |
休閒娛樂業 | +2.0萬人 |
社會援助 | +1.9萬人 |
建築業 | +1.5萬人 |
製造業 | -0.7萬人 |
專業商務服務 | -0.7萬人 |
總體觀點:樂觀與警戒的平衡
這次的就業統計同時顯示了表面數字改善和深層結構變化兩種不同的現實。
樂觀要素:
- 主要指標超越市場預期
- 通脹減速持續
- 裁員水準仍低於疫情前
需要警戒的要素:
- 民間就業增長趨緩
- 勞動參與率下降
- 種族間差距擴大
- AI造成的結構性變化
今後的關注重點:
- 下個月族群別失業率的走勢
- 勞動參與率的恢復情況
- AI就業替代的進展程度
- 企業招聘意願的變化
在鮑威爾主席維持「依數據而定」態度的情況下,市場預期暫時將9月降息納入考量,同時將關注轉向企業財報季。然而,就業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可能提出了超越傳統貨幣政策框架的新挑戰。